布拉格旅游网

什么相机最适合人文纪实摄影?

现在就得说说我用装备走过的弯路了。这将为您节省大量金钱和时间。

我是2016年才拿起相机的,当时是入门单反尼康D3000。那时我对人文纪实摄影的痴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我是玛格南的铁杆粉丝,也把所谓的“决定性时刻”奉为神。他一定叫卡帕·布列松和考德尔卡,但他眼里没有别人。俗话说,气味相同者如同类,很快他们的身边就聚集了这样一群影友。他们使用的装备五花八门,每种都适合自己,只是为了好玩。

可能是因为我有书法功底,审美构图问题不大,所以2016年我有6幅作品发表在国内顶级地理杂志上。那不是风景照片,而是人文纪实照片。这是我摄影爱好中的一个重要点,也是第一个转折点。首先,当人们使用你的照片时,他们并不关心你的设备。关键是内容。其次,我有机会与杂志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此后两年,他担任团队负责人、摄影师和专题报道撰稿人。这将使您更好地接触顶级摄影师。

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设备确实不太好。几乎所有这个级别的人文摄影师都拥有一台徕卡,有些甚至不止一台。画面质量真的很棒。实在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入手了顶配的富士Xpro2,三镜头,2万多。我真的买不起莱卡。

问题来得很快。如此昂贵的设备并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设备升级并不能保证更多的薄膜产量和销量。突破审美、认知和个人修养的天花板需要很长的时间。再加上新媒体的兴起,可以说只要不需要出版印刷,就不需要购买特别昂贵的设备来支撑面貌。

为什么说它是门面?哈苏、徕卡不仅仅是摄影器材,它们还有一种身份叫做奢侈品,是地位和阶级的象征。事实上,很多徕卡和哈苏用户没有相应的水平,你知道的。

造成投入产出差距的另一个因素是“不可抗力”。人文纪实摄影没有市场或者没人敢出版。举个栗子。 2018年,本刊曾考虑开办《山西老教堂》专题,但被我坚决拒绝了。并不是东西不好,也不是话题不对,我只能说这是我个人的问题。如果你可以安全地比较糖水片,就不要碰这些灰色区域,没有办法扩展。只是不要激怒义和团。任何人被枪杀都不值得。

这段时间我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马格南的方法根本行不通。人们看不懂,作者又不赚钱。起初我认为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er)的复杂构图很棒,但我也对此表示怀疑。你觉得他拍什么?这根本不适合中国。就好像他是个神经病一样。相反,何凡、杨延康、鲁楠、筱山纪信、山本湘南等人的安静、纯东方的作品更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不出版绘本,不参加比赛,一部手机就可以完全表达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是的,这是一部手机。旧型号苹果 7p。您不仅可以将照片出售给新媒体,还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短视频。我觉得富士家族已经被消灭了,已经被列在二手网站上了。以下是我用手机拍摄的人文摄影作品。还有一个免费的照片编辑应用程序:snap。除了无人机,我的视频和剪辑都是在这台苹果7p上完成的。

请给我们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