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云南鲜为人知的特色村寨:怒族寨

今天民摄世界小编为您总结编辑,云南鲜为人知的特色村寨:怒族寨,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 、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 。

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可能有两个来源:泸水县(原碧江县)一带怒族自称“怒苏”,而福贡、贡山县的怒族自称为“阿龙”或“龙”。由于长期交往,这两部分人在怒江区域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们各自还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男子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及膝的麻布袍,腰间系一根布带或绳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装东西。怒族男女都注意装饰,妇女用珊瑚、玛瑙、料珠、贝壳、银币等穿成漂亮的头饰和胸饰,戴在头上和胸前。耳上戴珊瑚一类的耳环,喜欢用青布或花头巾包头。男子蓄长发,用青色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喜欢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

怒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省内共3.2万人,农耕为主,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的福贡、贡山以及沪水、兰坪等县境内,系较为古老的滇西北土著民族,怒江也因怒族世居而得名。怒族能歌善舞,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笃信“自然神力”的原始宗教,代表节庆为“仙女节”。怒族具有区域差异较大的本民族语言,通行汉文。

怒族寨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瓦顶民居为主体,或穿堂通达,或套房互连,台地石阶从容点缀,充分表现了怒族建筑生动的空间构成,以及营造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组合功底。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仙女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等,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怒族群众信奉仙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要为仙女过节。节前,先选几个有钟乳石的石灰岩洞作为仙女洞。到节日这天,人们上山采杜鹃花,带上祭品和酒器到仙女洞中祭祀,兴高采烈地度过节日

来源:民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