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大美云南丨石林糯黑村,一个石头凝固成的古老村寨

糯黑村,又名“石头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西边。始建于1398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曾是泸西通往省城昆明的马帮古驿道。军阀混战时期,盗匪横行,为保村寨安宁,当地村民筑石墙维护村子,开寨门4道,设炮楼5座,植藤刺棚于墙上。

糯黑村至今还保持着非常纯粹的撒尼文化,都会说彝话,一同庆祝彝族的传统节日,遵守彝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糯黑撒尼人的风俗、节日、娱乐,都是对他们的淳朴和热情的展现。每年农历冬月头一个鼠日至马日,是糯黑村庄重而有趣的节日——密枝节,是撒尼人祈祷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祭祀日。

糯黑石头寨风景优美,村口有一个清澈的水塘,被称为“猴子塘”,糯黑在彝语里面是“猿猴戏水的水塘”的意思。

糯黑石头寨口的水塘旁守候拍摄日出。

日出糯黑石头寨的水塘旁。

糯黑石头寨早晨的“猴子塘”雾气腾腾。

昆明石林的糯黑石头寨,一座全部用石头砌成的村子,从昆明出发沿着九石阿旅游专线至石林景区生态文化园,再往圭山方向行30公里左右,路边有“糯黑石头寨”的山门标志,进去便是了。

这里的每栋房子、每个院落、每条道路、每个台阶、无一不是用石头砌成的。

墙壁是石头堆砌的,屋顶是石板铺盖的,地面也是石头铺成的。

整个村子 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能感受到糯黑石头寨盎然的生机。

糯黑石头寨彝族撒尼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居民住房特色突出,大部分为天然石材简单堆砌而成,村貌古朴,为滇中独一无二的“石头古寨”,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在拍摄糯黑石头寨。

糯黑石头寨是石林阿诗玛文化及大三弦的主要流传地,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青山绿水,更有浓郁的撒尼风情,一定会让四海宾朋流连忘返。

石块层层叠叠垒成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着山水之间,环抱着寨子中间的一汪静静的湖水。

依山傍水,古树滴翠,欢歌笑语、炊烟袅袅,便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相融,民风淳朴、彝族文化浓郁的石头寨。

糯黑石头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石头成林,是一座典型的“石头城”、“石头寨”。

石头砌成的密枝林大门,撒尼人祭祀的圣地,密枝节是祭祀神灵,祈祷人兽兴旺、五谷丰登的祭祀日,在每年农历冬月头一个鼠日至马日举行。密枝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不准在林中砍伐捕猎,不许葬死人在林内,节日期间不准女性入林。

沿着寨中的主干道进村,一路踏着石路走过,石头的路、石头的墙、石头的厕所石头的房屋,规规矩矩又错落别致;整齐划一又各具特色。

村民世世代代以山上的层石搭屋建房,独特的石头景观为糯黑石头寨赢得了“石头凝固成的村寨”、“石中精灵”等美誉。

都是石头建成的房屋院落,却各不相同,你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能发现独运的匠心。

路边堆砌的石栏,盘错其上的青枝曼藤、遍布寨子各处的百年老树,华盖之下的曼妙枝干、墙脚石缝中柔弱却也坚强的野花杂草。

石板房、石板瓦、石板牲畜厩、石板路、石墙、石门、石缸等石头建筑随处可见。

村内98%的建筑物都是典型传统石板房,是一个全部用本土石头构建的彝寨。

漫步巷道院落悠闲不怕生的家禽……有时主路旁伸小道,好奇走入,或许会把你引入一个没有门的院落,主人不在,狗在不知名的地方随便哼哈几声,不像是在警告误闯者或不速之客,倒更像是打招呼,表明自己也是主人家的身份,恰似一句“我在家,你找谁”的回应。

有些房屋直接顺路而建以路为院,农具看似随意地摆放在屋前路边,却也别有一番少数民族风味。彝族撒尼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青一色的石板房,石板墙、石板瓦、石板烤烟房、石板牛圈、石板铺的路、石块垒砌的门风、石碾、石磨……

糯黑村处于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区,附近的群山多为石山,人们上山采石,依照石头的纹理层次开采,改制成大小不等的石条、石板,用来建造房屋。

糯黑石头寨民居为封闭式石木建筑,用上过紫红油漆木材做梁架、门窗,外墙用石板、石块垒砌,内墙用石灰粉刷,屋顶铺扁瓦盖筒瓦。

这些有上百年历史的石板房,除了岁月留下的残痕,从外观上已看不出这些石屋的历史遗迹。独特的糯黑石头寨景观赢得了“石头凝固成的村寨”、“石中精灵”等美誉。

昆明信息港整理编辑

图、文来源: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