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藤编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带原始老林里,盛产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其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故称藤蔑,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腾冲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古往今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参阅古籍,藤编这一地方特产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志》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即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往昔边境的明光、界头、古永一带的许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桥。这种以藤条牵引编制的便桥状如网槽,风雨飘摇而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桥似的。也许是因为藤条在腾冲的大量利用,古代腾冲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并规范为“腾”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腾冲很早便成了遐尔闻名的“藤编之乡”。如今,藤编工艺之花开遍城乡,所产器具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产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乃至全套客厅、书房家具,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具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咸宜,故产品历来销路旺畅。( 保山)

你见过用藤桥编织成的桥吗?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我国有很多的古老桥梁,承载了几个朝代甚至于更长时间的文化传承以及历史变迁,比如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在整个桥梁建筑历史上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而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个桥梁虽然没有赵州桥那样的古朴典雅,也没有其他桥梁雄伟壮观,但是却拥有非常与众不同的含义,这座桥梁位于西藏墨脱境内并且,它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用藤条所编织成的桥梁。

墨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115米,与西藏其他地区相比,墨脱县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又名“白马岗”。在某种意义上,墨脱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这里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

藤索桥没有桥墩,不用木板,一个铁钉也找不到,整桥用的是白藤,完全是就地取材。原料取自于当地原始森林里生长着的常绿本植物白藤。白藤茎蔓细长,有40米高,柔软而坚韧,也是编织篮、筐、椅、箱等用具的好材料。据说,一般200米长的索桥,需要约3600公斤的藤子。

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时,左右晃悠幅度较大,虽然整个桥近似密封,可以给人带来一定安全感;但如果是第一次通过这样的桥,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

当你站在这座桥梁的面前你会觉得,我们人类的智慧是无穷大的,用大自然征服了大自然,这就是最好的见证这个藤网桥,整个的串联起来整个藤网桥就像一张大网一样。

墨脱县藤网桥始建于公元12世纪清朝,据当地的民众所说最初建造这道桥梁就是模仿的蜘蛛网而编制而成的,这座藤网桥横跨在雅鲁藏布江之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佛山这个百年古村,藏着一个“藤编的世界”!一起来探秘

古香古色的建筑群、

传承百年的老手艺、

焕发新姿的手绘墙……

佛山这条古村

向各方来者诉说着它的流光岁月

今天,一起走近听听

白沙社区,位于南海大沥镇东面,下辖五条自然村,其中兴隆、兴联和南滘为原白沙村。该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杜姓先祖南迁至此地繁衍形成。因思念陕西蓝水故乡,将居住地定名“蓝溪”。

白沙社区杏花桥手绘图。图/黄少冰

相传在民国时期,现在的白沙信用社河边曾立“蓝溪第一”四个字的石匾门楼。到了明代,因为白沙被质疑为养兵造反之地,为避免牵连,乡民便决议改名为“白沙”。

石桥流水 祠堂遍书香

漫步在白沙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随处可见保存良好的古老宗祠、屋舍。

杜氏大宗祠是白沙现存最大的祠堂。清乾隆十七年,为了感谢先祖盘天公的恩德,杜氏子孙斥资白银八百六十余两,修建了这所祠堂,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重教尚学,祖训永流传。杜氏先人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杜氏大宗祠当年就是按照学堂规格建造的。光绪年间,杜氏宗祠开办孔安家族小学堂,大堂前天阶两旁的厢房里,每房都可坐学生五六十人。抗日战争时期,白沙小学也曾“迁址”到杜氏大宗祠里。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重视,白沙还保留了不少古色古香的书社。其中,位于杏花桥街二巷的三堂书院,就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三堂书院,由清朝一位有名的沈氏将军及约南桥陈、沈、冼三姓人共襄善举资助建成,故取名“三堂”。作为白沙近代教育起点的书社,是为同姓子弟传道授业的场所。

流水人家改,杏花不见,空留古桥慰今人。在三堂书院还有座石桥,静静矗立了百年时光,阅尽四书五经、听过朗朗书声——它就是杏花桥。

杏花桥对于白沙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据桥北侧碑文记载:“咸丰年代为木桥,十一年(1861年)重修,因地处南约,称南桥;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为石桥。”至少150多年了,桥上的脚印出现又消失,时至今日,没有人记得住也没有人说得清这一百多年来千千万万脚印的故事,只有石桥还在与时间厮守,孕育着一种叫做天荒地老的情怀。

千年藤编 巧手夺天工

行走在白沙,除了大榕树与小桥流水外,还经常能看到晾晒在一边的藤条、藤皮,做藤艺品的工厂到处都是,俨然进入了一个藤编的世界。

村民在晒藤

据《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作藤器者,十家而二。”早在唐代,就已有村民开始使用本地的野山藤来制造藤席。因白沙人的藤编技术高超,到了清代晚期,白沙更是被称为“藤乡”。

白沙人发现藤条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手感舒适,于是就用它来编织座垫、篮子、箩筐等日常用品。开始是自用,后来也拿到集市上去卖。渐渐地,白沙家家户户都从事这种坐在家里就能完成的手工作业,在种稻养殖之余,也能提供颇为可观的收入。

藤条全身都是宝,柔韧的藤皮用来编织席子等软性物件,坚硬的藤骨可以做椅子、摇篮的支架,刨出的藤丝是枕头、铺垫的好材料。白沙人充分利用藤条的各种性能,一丝一毫都不浪费、不糟蹋,既是精打细算的生产习惯,更有着对藤这种神奇植物的喜爱和珍惜。

在白沙,随处可见编织藤席的村民,厅堂内、屋檐下、树荫遮挡的院子里,也能看到孩子们的手指在编织藤制品。孩子在小时候,靠织藤席挣学费;成年后,藤席帮助他们养家糊口。现在,织藤席的收入虽已远低于其他行业,但村民还是愿意与藤相伴,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惯。

藤编技术随着白沙族人的手艺世代传承,藤编文化已经沉淀了九百多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白沙人。白沙人凭借着手中的藤草与棉麻,将白沙从农耕文化推进到工贸文化。“藤编”二字,足以概括白沙几个世纪的兴衰起伏。

寻迹指引

自驾:导航定位“三堂书院”都可到白沙社区

公交:乘坐沥07路到“白沙社区”站

800多年的时光,

给白沙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财富。

漫步白沙古巷,

轻扣老屋的门扉,

触摸散落在古村落中的书院、宗祠,

谛听传统的妙响~

——插播一条你不能错过的信息——

市文广旅体局“重拳治乱 以案说法”

有奖问答活动(第二期)进行中!

动动手指头,花3分钟时间答题

学知识还有机会抽红包!

成为“佛山文化”粉丝

后台私信回复“红包”

或点击菜单栏“有奖问答”

马上赢取红包奖励吧~

来源:佛山古村有约、南海大沥

观藤编、品三绝···来这千年古镇,赏花之外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

3月8日

怀远古镇“百花会”

在川西坝子,过了春节,待到万物复苏,花繁春盛的时节,各乡各镇都要举行春台会。

在崇州,最负盛名的春台会无非怀远古镇“百花会”和元通古镇“清明会”······

百花会正期固定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正是百花盛开,千红争艳之时,想来这“百花会”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吧······(如若还有别的原因请高人在微信留言里告诉大家哦)

怀远百花会

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百花会”,大约就是大今出生的那个年代吧(哎妈呀,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记忆中依旧清晰记得小时候由学校组织着全班女生穿着白毛衣、黑色健美裤、头戴粉色塑料花在古镇街上集体游行庆祝的魔性画面······当时,对于怀远镇的父老乡亲来说,百花会真的就是跟过年一样重要的节日呢!

到如今,历经30余年发展,百花会已然成为集商贸、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成为川西坝子颇具特色和人气的春季商贸集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奔赴“古分州”。

说到“古分州”,那就不得不说说,这千年古镇——怀远镇的悠久历史。

蜀门重镇——分州怀远

怀远镇历史悠久,其建置历史已有1700多年,而文物记录的历史可追溯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唐代,隶属晋原县。设官镇守,以防吐蕃入侵成都平原。清朝乾隆五十年(公元一七九零年),设崇庆州派出机构,派官兵防守,从此,怀远又成为巨镇,俗称“分州”。

“怀远”由何而来?

怀远原名“横原”,两名音相谐,但“怀远”更上口,更响亮。“横原”更名为怀远,取义于《中庸》“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则四方归之;怀诸候也则天下畏之。

这名字的由来,也充分印证了怀远镇在古时作为边塞军事重镇的地位。

怀远老街

古镇街道不是笔直修建,而呈现一种多转角、曲径通幽的布局。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造,保持着四门四大街的格局,现存街道30余条,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临江街等10余条保存较为完好。

怀远

这个具有一千七百多年建置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文化——藤编之乡,历经千年风霜,终于迎来她第二个靓丽的春天。她是成都市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的承载区,是崇州古镇金三角(街子、怀远、元通)的组成部分,是四川省特色小城镇文化创意建设基地(成都入选的13个古城镇,崇州唯一入选乡镇)之一,是成都市第三绕城高速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是崇州市乃至川西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物资集散地。

作为今年四川自驾赏花节的子活动之一

3月8日——14日

怀远镇“百花会”暨藤木文化周

为看官们准备好了丰富的活动

特色的“三绝”美食

还有历经千年的古镇风光

迎匾仪式

“我们养猪吧”

主会场:怀远河坝(老大桥与新大桥之间)

怀远镇百花会暨藤木文化周活动开幕式 3月8日

上午9:30-11:30 怀远镇百花会暨藤木文化周活动开幕式和迎接“分州”牌匾回家仪式(这有一个感人的文物回流的故事,要知详情如何,请去现场了解!埋个伏笔哈,大今下回讲给你听。)

下午14:30-16:30 文艺表演

藤编技能大赛 3月9日

上午9:30-11:30 藤编技能大赛

下午14:30-16:30 文艺表演

“我们养猪吧”启动仪式 3月10日

2017年,“我们养猪吧”公益扶贫活动已经迎来了第6个年头,成为全国精准扶贫的“开山鼻祖”……

上午9:30-11:30 “我们养猪吧”启动仪式

下午14:30-16:30 民俗表演

厨艺大赛 3月11日

上午9:30-11:30 厨艺大赛

下午14:30-16:30 文艺表演

百花会文艺演出和第二届寻找“百花仙子”决赛 3月12日

上午9:30-11:30 百花会文艺演出和第二届寻找“百花仙子”决赛

下午14:30-16:30 民俗表演

2017年怀远镇第二届书法比赛

3月13日

上午9:30-11:30 2017年怀远镇第二届书法比赛

下午14:30-16:30 文艺表演

书画展 3月10日-3月12日

一言不合就安排满满一周的活动节目,涵盖吃、喝、玩、乐、技艺、文化种种领域,这千年古镇、蜀门重镇的大家风范自是不言而喻的。

怀远三绝

特色农家乐

怀远镇依江拥泉,地下水十分丰富,水质清冽,为饮食业的繁荣和土特产的驰名奠定了极好的基础。怀远名小食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将巴蜀风情和民间饮食工艺融为一体,风味独特,唯此独有,誉为“三绝”。

叶儿粑,滋润清香爽口,馅多皮薄“三不粘”(不粘盘、不粘筷、不粘牙)。

冻糕原系发糕,民国年间,根据“枕头发糕”的制作技术,创制了今天所见的样子,细嫩绵软,油而不腻回味香。

据传,豆腐帘子创制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由于受水土限制,仅产于怀远镇方圆几公里。

品味轩生态农庄

田园生态火锅、西岭冷水鱼、烤全羊三大特色。

根子黄喉火锅

鸡、兔火锅,创业于九十年代初,单锅单炒,麻辣适中,特色黄喉,久煮不老。

叠翠园

笼中对,红烧兔,酸菜鱼,泉水豆花等。(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返朴的生活,记忆的味道。)

3月8日——14日

来怀远

赏花赏景赏春风

品香品味品三绝

因为权威

所以有品

因为专业

所以有料

今日崇州

广告垂询:

028—82180373

13547976600

投稿邮箱:support@www.riversideprag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