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苗族盛行什么舞蹈?

苗族盛行群众性的芦笙舞。规模大,场面壮观,多达万余、几万人(贵州黄平的芦笔会和凯里舟溪芦莖会)。舞曲多种多样,巨型芦笙高数丈。黔西北、云南芦笙短小,舞技高超,带有杂技性。西部方言区的“踩花山”吹芦玺表演别开生面,有“倒立”、“蚯蚓滚沙”、“滚水碗”等。铜鼓舞和木鼓舞也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湘西的傩戏和鄂西的花鼓戏是苗戏的佼佼者。湘西是苗族的武术之乡,有七十二手、三十六手、十八手的拳术秘诀,棍法秘诀,十二套神拳等。爬花杆表演,既精彩又惊险。湘西还有转秋千。贵州松桃的爬刀杆,表演者技艺高超。

苗族舞蹈跳月舞有什么来历?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苗族青年进行跳月舞。在月光 下,载歌载舞,寻找中意的爱侣,表达纯洁的爱情。跳月舞源于 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一位苗族姑娘爱上了月亮,她历经磨 难,终于和月亮成婚。

什么是苗族舞蹈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谷隆、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