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去日本轮渡

1.去日本轮渡

青岛到福州没有轮渡。青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仅仅有一条到上海的海上客运航线,进入80年代由于铁路航空公路的飞速发展,这条仅有的水上客运航线也取消了。

目前青岛仅有一条到韩国仁川和日本下关的海上轮渡航线,国内没有水上航线,所以没有到福州的轮渡

2.去日本的轮渡

青岛到福州没有轮渡。青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仅仅有一条到上海的海上客运航线,进入80年代由于铁路航空公路的飞速发展,这条仅有的水上客运航线也取消了。

目前青岛仅有一条到韩国仁川和日本下关的海上轮渡航线,国内没有水上航线,所以没有到福州的轮渡

3.开车去日本 轮渡

1,海底隧道连接2.铺设大桥连接3,轮渡连接

4.新日本海渡轮

安全性一般没问题,日本到国内的客轮从上海出发的居多,并且航线都是比较安全的海域。苏州号从大阪应该是每周五出发,周日到达上海,最便宜的二等舱1300RMB吧,每位旅客可携带两件行李,每件30公斤。苏州号属于上海国际轮渡有限公司,具体情况你可以询问他们。ps:如果以前从未坐过船,要慎重考虑,虽然客轮吨位较大,比较平稳,但如果遇到海况不好还是会晕船的。当然也跟个人身体素质有关

5.上川岛轮渡时间

总站当然是一个了,还有一个是塔山车站。总站才有车到去上下川岛的码头(山咀码头),台山总站-----山咀码头12元,山咀码头-----上川岛船票37元,山咀码头-----下川岛船票42元。每相隔1小时一班船。

6.乘游轮去日本

看你坐什么舱位了,也要看你去的具体地点和时间,如果去近一点的比如长崎,那么便宜一点,如果远一点的比如横滨,可能要贵一点,淡季便宜,旺季贵。正常来讲,最差的几种舱位都是床位间,大概1000多元钱,好一点的包间,就要2000-3000元,再高档一点的,上万的豪华包间也有

7.去日本轮渡多少钱

一般不会低于五天。比如公主邮轮“盛世公主号” 上海-长崎-福冈-上海 ,至少要五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游轮除了买船票,最重要的是卖船上的产品,所以,即使能快点到,也不会快,要不然那些船上经营者怎么办。

8.坐轮渡到日本多长时间了

按到达地点不同,游轮的海上航程略有远近,34小时左右。比如去最热门的这几个地方:日本福冈,第一天傍晚17点起航,第三天早上7点才能到港;去鹿儿岛的话,第一天傍晚16点起航,第三天早上7点到港;去冲绳县那霸的话,第一天傍晚17点起航,第三天早上8点到港。而飞机单程只需不到3小时,除了自助餐厅和露天泳池,其它所有船上设施都是需要另外付费。就算上岸,每天也只有几个小时的岸上活动时间。

9.轮渡旅游日本报价路线

从东京去北海道便宜的方法如下:

1、东京往返北海道-乘新干线

可从东京乘东北新干线至八户,再转乘特快列车至函馆:

东京(乘新干线Hayate疾风号,约3小时)→八户(乘特快Hakucho白鸟号,约3小时)→函馆。

以上行程需在八户转车,中途重新买票、等车所需时间较久,因此建议搭乘直达并可过夜的寝台列车。

TIPS:东京到北海道的此段行程,持有JR Pass全日本铁路周游券的乘客可免费乘坐,无需补票额外付费。

2、东京往返北海道-乘寝台特急列车

(1) 寝台特急Hokutosei北斗星号,每日2班,全车为指定席寝台车,全程约16小时29分

北斗星1号:东京上野16:50(发)→札幌9:18(到)

北斗星3号:东京上野19:03(发)→札幌11:15(到)

TIPS:东京到北海道的此段行程,持JR Pass全日本铁路周游券的乘客,需补特急料金+寝台料金,

价格因寝台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

(2) 寝台特急Cassiopeia仙后号,东京上野16:20(发)→札幌9:32(到),全程16小时44分

TIPS: 东京到北海道的此段行程,持JR Pass全日本铁路周游券的乘客,需补特急料金+寝台料金 。仙后号(Cassiopeia)"是日本为数不多的豪华旅游列车。寝台特急乘车地点

东京-上野站。

上野站(日语:上野駅)位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是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和东京地下铁(东京メトロ)的铁道车站。由于上野站是北行的各线优等列车与新干线的发车地点,所以有着东京的“北方玄关”的外号。

3、东京至北海道——乘夜行高速巴士+轮渡

夜行高速巴士熊猫号 津軽海峡渡船

站名 上野站 弘前BT站 青森站 青森渡船终点 青森港 函馆港

时间 20:20 5:30 6:50 7:20 10:00 13:40

10.日本火车轮渡

  青函海底隧道(Seikan Tunnel )

  长久以来,日本本州的青森与北海道的函馆两地隔海相望,中间横着水深流急的津轻海峡。两地的旅客往返和货运,除了飞机以外,就只能靠海上轮渡。从青森到海峡对岸的函馆,海上航行要4.5小时,到了台风季节,每年至少要中断海运80次。于是,人们迫切希望海峡两岸除飞机和轮渡之外,再能有更经济、更方便的交通把两岸联系起来。青函隧道工程的设想也就应运而生。

  1964年5月,青函隧道开始挖调查坑道。

  经过7年的各种海底科学考察,专家们才最终选定了安全的隧道位置,并于1971年4月正式动工开挖主坑道。经过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南起青森县今别町滨名,北至北海道知内町汤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的先导坑道终于打通了。1988年3月13日,青函隧道正式通车,从而结束了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之间只靠海上运输的历史。3月13日清晨,首班电气化列车满载乘客从青森站和函馆站相对发出。电车从海底通过津轻海峡只用了大约30分钟。

  青函隧道由3条隧道组成。主隧道全长 53.9千米,其中海底部分23.3千米,陆上部分本州一侧为13.6千米,北海道一侧为17千米。主坑道宽11.9米,高9米,断面80平方米。除主隧道外,还有两条辅助坑道:一是调查海底地质用的先导坑道;二是搬运器材和运出砂石的作业坑道。这两条坑道高4米、宽5米,均处在海底。现在,先导坑道用于换气和排水。漏到隧道的海水会被引到先导坑道的水槽,然后再用高压泵排出地面。作业坑道则用作列车修理和轨道维修的场所。

  青函隧道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目前日本铁路当局打算在隧道里铺设具有大容量的光纤通讯电缆、高压输电线、天然气管道等,以对隧道加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日本七凿青函隧道,不只是方便民用,还有军事上的考虑。日本的北方四岛,二次大战后一直被原苏联(俄罗斯)占领。如何维护北海道的安全,一直是日本当局十分头痛的事。一旦有事,津轻海峡被封锁,北海道将成为孤岛。有了这条隧道后,在任何情况下日本都可保证本州和北海道交通畅通,军需品可源源运往北海道。

  为庆祝青函海底隧道开通,日本专门发行了一枚面值500日元的铜镍合金纪念币(直径30毫米、重13克,其中含铜75%、含镍25%)。该币发行于1988年8月29日,共发行了2000万枚。

  该币正面构图为飞鸟衬托下的海底隧道正面透视景观,并配以用日文汉字题写的国号和面值。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风格。币背面的主景图案是标明隧道具体位置的地图,其周边环绕着“青函海底隧道开通”、阿拉伯数字面值以及日本纪年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