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为什么圆明园的文物不回收

因为国际法上关于向原属国归还非法流出文物的国际公约有多个,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出于拒绝归还的狭隘利益拒不加入。2002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18家欧美博物馆站在他们自己立场上,还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集体公开抵制返还流失文物。并且在其国内立法中将非法流入其国家的文物占有和买卖行为规定为合法,予以保护。这也是我们仅凭法律手段追讨国宝不能立即奏效的原因。当年的列强国家,现在在他们的博物馆里存放展出的大部分文物都是利用侵略战争从他国抢来的,按理均应归还原属国,但是一旦归还,他们的博物馆就会空了一大半。这就是造成他们不向文物原属国归还的原因。因此,在这方面,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强国,均不讲国际准则,也不加入有关返还文物的国际公约。扩展资料:战争抢劫所得,在法律上就是赃物,不论几经转手销赃,依然是赃物。为抢来的文物拍卖是代人销赃,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据查,佳士得拍卖行于1766年成立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拍卖行, 南平旅游网,其拍卖业绩极佳,按理应以重道德、守信誉为上。按行规,拍卖行有义务审查拍品来源的合法性,其业务人员也应熟知与所拍卖文物有关的历史。然而,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该拍卖行就是依托保护非法文物的国家,以为人销赃谋取暴利。正是由于拍卖行推波助澜,这些文物被买来卖去,并使价格暴涨,给文物回归增加了重重障碍。因此,抑制、减少拍卖行的拍卖,才有利于这些文物回归原属国。追索被抢文物,不是仅凭法律手段就能立即解决的,解开三尺冰冻,非一日之暖,还要有持久战的准备,需要多种手段并用。包括政治、外交、行政、道德舆论谴责、协商沟通,以及经济补偿方式收回等等,同时也不放弃利用任何手段和机会。还应当发挥我国在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埃及、希腊等文物流失大国,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相关国际性法律机构,倡导并制定新的文物回归法案或者公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圆明园文物回家之路:无需急于高价收回

更多回复

绝大部分都没有回归 文物“流失” 超一千万件“藏”海外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但不应都认为是流失文物。”牛宪锋说:“准确地讲,应称为海外藏中国文物。流失文物应该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具体数量难以统计。”  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  张永年告诉记者,这1000多万件“海外藏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包括书法、绘画、瓷器、陶器、雕塑、铜像等各类珍品。  在分布上,主要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仅在大英博物馆就馆藏中国文物2.3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  流失文物是笔糊涂账  近年来我国花两个多亿回收了204件文物。有人据此计算回收1000万件海外中国文物需要多少钱时,牛宪锋认为这算的是笔糊涂账。  他说:“有些文物是想买都买不回来的,有些根本就不能买回来,有些是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关键问题是必须搞清文物的性质。”  连线·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展总最忙碌  大英博物馆公共事务处经理汉娜·布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总数约有2.3万件之多。据介绍,这些中国文物受到了参观者的热烈欢迎,中国文物展总是最持久最忙碌的。不过,汉娜表示,目前博物馆还没有收到任何中国官方关于文物归还的请求。  连线·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每年保管费数万美元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媒体接待办公室的林斯女士告诉记者,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物品,这些珍贵文物一直得到了博物馆最为精心的呵护,博物馆每年在保管这些文物上就要花费数万美元。(文/实习生朱京生)  文物追回  回流三形式:回购、讨还、捐赠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宗旨是抢救流失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张永年和牛宪锋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面对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回流主要有三种形式:回购、讨还和捐赠。  回购——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  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因为文物在市场的自由流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但有时也难以肯定其是以何种方式流失的,如果被人转手,找到当事人查清文物流落过程也往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同时,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购半途夭折。首先,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和企业捐款。但企业往往希望把通过其捐助回归的文物藏于其企业内,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矛盾。同时,社会募捐也总是鲜有成效或难达目标。  成功案例:捐款回购圆明园猪首铜像据介绍,猪首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国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讨还——最难以成行的回流方式  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为一旦要求他国归还所藏我国文物,可能就会牵涉到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牛宪锋告诉记者,讨还的对象应主要针对战争中被抢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画、佛造像这类的不可移动文物。讨还目标:《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由乾隆年间的两位宫廷画师依据圆明园最美的四十处实景绘制而成,是现存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在圆明园大劫中,被法国的杜潘上校抢走,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至今。如果对方一旦答应归还,张主任说可以采取适当的文物交换方式,或者可以提供逼真的复制品供他们展览。  捐赠——需要有识之士的帮助  张主任说,以捐赠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不乏先例,但捐赠首先需要的是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毕竟任何一件文物都价格不菲。但现阶段,真正有此善举的有识之士依然为数鲜少。成功案例:捐赠颐和园佛香阁铜窗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十扇铜窗,就是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的基金会于1993年从法国收藏家手中购得,并无偿送还中国。  中国文物在海外  英国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中国收藏中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为引人注目,青铜器包括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法国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仅次于英国卢浮宫博物馆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000多件巴黎市立东方博物馆所藏文物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是稀世珍宝美国有世所公认的七大收藏中国文物的中心: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纽约市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更多回复

圆明园流失国外的文物,的确不可计数。 据可考证的资料,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不少于150万件。即使如此,这些统计数据也可能是片面或保守的。而至于价值,由于很多是无价之宝,不可计价,更是不可计数。 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园中收藏的大量珍品被强掠至国外。1900年八国联军对重修后的圆明园再次劫掠。 目前,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很多都收藏有圆明园珍贵文物,其中最集中是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宫。这些文物包括有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金钟、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此外,还有从外国进贡的贡品和无数的金银珠宝。 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历欧洲11国,写下著名的《意大利游记》和《法兰西游记》。在巴黎之旅中,康有为详细记述了巴黎博物馆中收藏的圆明园被掠文物的情况:“观内府玉印晶印无数,其属于臣下者不可胜录。”康有为还写道:“干那花利博物院,此院一千八百七十九年开,亦伤心地也。院为圆式。内府珍器,陈列满数架,凡百余品,皆人间未见之瑰宝,精光射溢刻籀精工。”在详细描绘所见珍宝后,康有为慨叹“皆中国积年积世之精华,一旦流出,可痛甚哉!” 人的真实本相,或善或恶,绝不是西方国家现在所标榜的“悲悯天下”。这种掠夺、抢劫甚至偷盗行为,至今没有向中华民族有所交代,其所谓丑恶的“西方文明”不用反驳,事实面前皆体无完肤!